這種教育提供了大多數可謂無力讓孩子唸私塾的家庭,另一項才藝學習的機會,此種學徒制,各行業皆有,如學補網、土木、造船、漁市買賣等,有時徒弟長住師傅家中,從基礎的助手,粗活學起,師父受聘外出幹活,徒弟隨行前往,徒弟學藝期間不繳學費和生活費,但得視師父如家父般尊敬,學習要專心,師父才願傾囊相授,一旦學成,師父點頭,就算「出藝」、「出師」,即可獨立創業。例如西莒「造船佺」陳傳全,收徒多人,學造船藝即為一例。
國軍進駐後,發現本區知書識字者少,民智未開,為掃除文盲,乃各村創立學校,但漁村住民阻力乃大,他們希望子弟投入漁村人力,參與捕魚的工作,尤其重男輕女的觀念,認為「女子無才便是德」。直到不斷宣傳,強迫適齡兒童就學,並推動「民教班」教育措施,國民教育的義務觀念,漸被鄉民所接受,重男輕女的觀念漸消除,也讓本鄉民風脫胎換骨。
隱私權保護政策|
網站安全政策 |
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|
版權所有 © 連江縣莒光鄉公所
地址: 211 連江縣(馬祖)莒光鄉青帆村74之2號 • 電話: (0836) 89146 • 傳真: (0836) 88164
服務時間: 週一至週五 8:00~12:00;13:30~17:30 • 週六、週日、例假日休息
網頁更新時間:2025-06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