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,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,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!
至中央區塊 至網站導覽
x
動畫海浪
燕鷗
燕鷗
燕鷗

:::

人民篇

  • 轉寄
  • 列印
  • facebook
點閱數:5

第二節 聚落保存


 本鄉於民國六十七年底止,有民宅四四九棟,但至民國七十四年底,僅新建鋼筋水泥房九棟,顯見人口已逐年外流。地方政府有鑒於漁村村落人口外遷後,年久失修,荒蕪頹坍,雜草叢生、破壞景觀,但斷垣殘牆,也成了聚落特色,民國九十一年推動「城鄉新風貌」的計畫,執行「聚落保存」,進而發展精緻文化和觀光產業,透過地方政府和民間合作推動,以期達到城鄉再造的理想。

 本區大埔漁村原有近三十戶居民都已外遷,和福正漁村也只剩十幾戶,荒涼景象,顯示農漁業的沒落,地方政府擬定聚落保存政策白皮書,針對聚落保存,分級修繕,提出補助辦法,執行要點,讓原閩東建築風貌再現。

 凡坍塌的空屋,較能呈現傳統聚落風貌,其整體性80%以上完整未經人為新造破壞,列為一級修繕區域,修繕原則以傳統之材料、色彩、型式、工法復建之,這也是「原貌重建」。

 而在新舊交錯的居住環境中,需修繕之傳統民居,列為二級修繕,其掌握的原則是傳統外觀形式、材料、色彩、工法,儘量以傳統方式整修,而內部增設現代化的設備系統。

 至於三級修繕,有點近似現代化,施工彈性較大,以不破壞整體風貌為宗旨。

 本區大埔與福正漁村聚落質樸風貌,可稱為地區級的珍貴文化資產,政府透過獎勵的方式,鼓勵民間參與,讓閩東傳統聚落保存,推展的更紮實,輔導有意願的民眾,共同經營傳統民宿、傳統美食、傳統手工藝品及觀光產業的經營,塑造「閩東之珠,希望之鄉」。

第二節 聚落保存 照片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