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,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,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!
至中央區塊 至網站導覽
x
動畫海浪
燕鷗
燕鷗
燕鷗

:::

地理篇

  • 轉寄
  • 列印
  • facebook
點閱數:33

第二節 地形


 本鄉海岸地形受到海水侵蝕,西莒島北面菜埔澳附近和東莒島東面酒隻埔附近,海崖垂直陡高多節理,海岸地形受到構造運動,風化、侵蝕等,外營力作用的影響,使得岩體節理密布,呈現破碎狀,這也是岩體較容易受到海水、雨水、強風等外營力侵蝕,而改變其地表的形貌,至於東莒福正港沙灘至犀牛嶼一帶,有大片的礫石海灘,這由於大量的礫石,在海邊受海水長期拍打、滾磨而形成鵝卵狀的花崗岩礫石。

 東莒島最南端的林坳嶼標高66公尺,上下兩部份有花崗基岩塊裸露,係兩座小山丘連體屹立著,中有數公尺寬的斷層若小縱谷、溝谷深切,島嶼的中層較平緩處有少量風化殘餘土壤,適植被生長。

 西莒島青帆港左側,坤坵下方的一系列小島礁叫做蛇山,花崗岩基盤,呈一字橫列,為出入青帆港的屏障,島礁有沙灘與島嶼相連,水淺流急,由沙灘望去,景色美麗。

 本鄉雖無高山峻嶺,長河巨川,惟老頭山,白犬山巍然聳立其上,閩江和東海之水,汪然環繞其周,生於斯而長於斯者,秉雄渾獨立之性,賦海闊天空之懷,雖土地貧瘠,風波險惡,而孕育出的民性更富刻苦自勵、冒險進取精神,這些都是地理環境造成,更是山川靈氣所孕育。

 本鄉的地形包括丘陵、低地、沙丘、海崖,丘陵的地基多花崗片麻岩,坡度陡峭,土薄流短,且地無深山密林,臨海邊多裸岩,土壤較少,以灌叢及草本為主,成了原生植被保留較多之處,而海崖地區因到達不易,也就保留了較多的原生植被。

一、西莒島地形

 西莒島主峰白犬山又叫「西路山」,標高203公尺,為全島最高點,與標高182公尺武士嶺,和標高108公尺的田澳山,三峰相連,登臨其上,海闊天空,眺望絕佳。

 北岸沿海一帶為斷崖絕壁,石骨嶙嶙,尤其菜埔澳有大片流紋岩,受強烈侵蝕,岩石面上留下深刻的海蝕痕,屬丘陵被侵蝕之堊地地形,東南季風起,菜埔澳可泊五十噸舟輪,東有田澳港,屬沙岸,間有小溪,大都細流涓涓,源短量小,比降特大,故多為常年乾涸之溪谷,全島溪流源於中央高地,呈放射狀向四方流入大海,故特在島之北端建樂道澳水庫和菜埔澳水庫兩座,南面青帆澳,這裡是聚落的集中地,依山傍海,青帆港左側有蟾蜍礁,右側有蛇山,口小腹大的形勢,掩護條件好,風小、水域廣闊,加以東側有棋盤山標高64公尺為屏障,冬季北風不得進入灣內,因為有層層屏障,是天然良好避風港。

二、東莒島地形

 東莒島略顯南北狹長,呈菱形狀,幅員不大,山嶺又極低矮,山澗流短勢急,水源不易保持,沒有河川湖泊可言,秋冬季往往造成嚴重乾旱,加上沖積層及堆積層甚薄,含水層薄且儲水量少,所幸建有儲水井及小型水霸,水資源尚無缺乏之虞。

 東犬山又稱佬頭山,古稱北佬,海拔120公尺,是最高地,古時建煙燉瞭望。

 臨西的猛澳港沙質優,陽光照耀下,閃閃發光,猛澳之北稱漁澳,其南為王厝澳。猛澳與田澳隔海東西相伯仲,和福正港都屬堆積岸,組成物質一般為泥,砂、砂礫、礫石及由洪流帶來的原岩風化物,向海邊堆積而成,是垂釣、戲水的好所在。

 島的東北端有燈塔山,標高64公尺,山巔建有燈塔一座,下端依偎著福正村莊,住屋均為花崗石建築,傳統聚落,閩東格局,吸引專家學者及文化人士關注,深具保存價值。本區附近海濱沙礫特別發達,南端的大埔港有天然的岩岸,屬明顯的基岸岩,多為火山岩和花崗岩,漁船於此地碇泊,是極佳的貨物卸貨點,大埔村落也建在岬角的小坡地上。

 從大埔澳沿東北小徑,經酒隻埔沙丘,可抵福正村,這個路段沿著該島東北岸而行,東望海水蒼蒼,正是東海與閩江之水交會處,兩水相擁,圍繞著島際紋身,刻劃出絕崖峭壁,以及海蝕洞,海蝕門的地形,島上許多風趣的軼聞傳說,因而產生。

 莒光鄉無論就地緣關係或行政區劃而言,均與南、北竿鄉有密切的關係,尤其近半世紀以來,國共對峙,各鄉同舟一命,唇齒相依,是戰略要衝,也為兵家必爭之地,已形成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。

top